《西厢记》是元朝作家王实甫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七百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还能够被它的人、情、事所打动,古代和现代有一股结实的绳子在连接着。正像昆曲《牡丹亭》一样,我觉得,它也可以跨越时代、跨越地域,让所有的人都来懂它。
《西厢记》的故事内容早已熟悉,听古文学老师讲解过它的大意和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也听过元杂剧老师对它在戏曲史上的地位的重点剖析,虽然京剧、昆曲及其他剧种都扮演过这出戏,但就是不曾走进剧场,亲眼看它在舞台上的呈现。今天有幸看到剧场演出,虽已没有了老艺术家们的加盟,但是依然可以让我们这些观众从年轻演员身上感受到经典剧作的魅力。
红娘,作为底层人民的聪明、善良,和作为小丫鬟的活泼;莺莺,作为相国小姐的端庄、聪慧以及一些礼节上的小心机和为了爱情的大胆所为;张生,为了爱情的忠贞、傻气和临危不惧的气概;老夫人,看重门第、爱惜女儿等等,这些曾在书中学到的人物形象,今天在我们的剧场里也感受得出。这出戏里的人物性格明确,唱词诗意优美,而且行当齐全,青衣、小生、花旦、老旦、花脸、娃娃生等一一到场。
另外,从改编上来说,删去了莺莺与张生相会一场,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件。我想之所以删去,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缩短时间,另一是此情节讲男女相爱的戏,可能是不愿表现此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历史把它列为禁书的原因了)。不仅如此,剧中还删去了结尾,张生中状元回来与莺莺大团圆一节,我认为,古代的戏曲是最讲究大团圆结构的,这么做有点不太妥当,另外,也不能使剧作者的深意得到全面而正确的表达。此外,剧中还删去了杜确、郑桓等人物,有些事件是以他们为主要人物的,但删去后不影响主题的表达,反而使主要人物更加突出,主要事件更加集中了,也缩短了演出时间;不过却添加了莺莺的弟弟一人,整个演出中这个人物没有一句台词,我觉得是可以删掉的。回头想想,这所有的删改,其实都有一定的原因,我应该保持沉默,不过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表示一下。
看完演出,回头想想,自己还是不懂京剧艺术,尤其不会欣赏唱腔,剧场也有很多不懂行的观众,只是到演员甩长音的时候才鼓掌,叫好,其实是很可悲的。自己作为专业人士,多学,尽快懂戏,才是真的。
京剧 西厢记 高清戏曲全剧 [465mb/mp4]
京剧 西厢记 高清戏曲全剧 [465mb/mp4]
京剧 西厢记 高清戏曲全剧 [465mb/mp4]
京剧 西厢记 高清戏曲全剧 [465mb/mp4]
片段预览
戏曲下载地址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gd9XQ07 密码: j5bk
|